关于举办全国化工高等职业教育公共类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三届四次工作会议的通知 各成员单位领导及各位委员: 为进一步深化化工高等职业教育公共类课程教学改革,加强成员院校之间的学习与交流。现定于2013年暑期召开全国化工高等职业教育公共类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三届四次工作会议,具体安排如下: 一、会议时间(初定):2013年8月18~20日,8月17日全天报到。 二、会议报到地点及费用:会议报到地点:重庆市渝北区龙溪街道红叶路1号重庆雾都宾馆太阳城酒店。距重庆北站2公里,乘坐119、323路公交车至民政局站,下车即到。距江北机场15公里,坐出租车30分钟即到。会议费用每人为900元,住宿费自理(标间标准为280元/间)。 三、会议地点:宾馆会议室 四、会议主要内容: 1、专家报告:拟邀请相关专家作高职院校公共课程教学改革、课程建设等等专题报告。 2.课程展示:通过说课形式交流展示各院校公共课课程培养模式(体系)、课程设计理念、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设计、课程建设的特色与成果等(具体参考要求见附件二)(初定4~6人,每人20分钟) 3.研讨交流:公共课课程教学研究与改革交流(研究论文、项目课题研究报告均可,内容包括公共课课程教学改革典型案例、公共课文化建设、教材建设、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第二课堂活动开展等)(初定4~6人,每人10~15分钟) 注:参加第2、3两项活动的老师须由各院校推荐并在会议回执中注明,参加教师均将由教指委颁发会议交流证书。 五、参会对象: 1、全国化工高等职业教育公共类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全体委员(名单下载地址详见http://www.njcc.edu.cn/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主页)公告通知栏或全国化工高职公共课专业委员会qq群共享,群号61192659)。 2、各成员院校教务处长、基础部、体育部、社会科学部主任或公共课程教研室主任及公共课程骨干教师。 3、各成员单位已结题或已立项的公共类课程教指委教学研究课题主持人。 六、请各成员单位及委员接到通知后认真组织,积极落实课程展示和研讨交流的教师推荐工作,并于7月10日前将会议回执电子稿(附件一)发至邮箱:zbx6705@163.com或834292547@qq.com。报名参加课程展示和研讨交流的老师请一并将说课ppt或交流项目、论文等电子稿发至以上邮箱待教指委审定后正式通知。 七、联系人:翟步祥 电话:025-58372297;手机:13815871727;邮箱:zbx6705@163.com; QQ:834292547。本通知及相关内容均可从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主页http://www.njcc.edu.cn/公告栏下载,也可在全国化工高等职业教育公共类课程专业委员会qq(群号61192659)群共享中下载。请参会委员加以关注。 全国化工高等职业教育第三届公共类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 附件一 会议回执 学校: 姓名 性别 职称 职务 课程组 联系电话、电子邮箱 是否参加课程展示 是否参加研讨交流 是否家属请注明 注:1、由于购票实名制的限制,请与会代表自行购买往返机票、火车票,特此致歉!2、家属请注名,有关费用按标准自理。3、参加课程展示和研讨交流的老师请注明水课课程名称及交流项目标题。 附件二:课程说课展示参考思路 一、课程定位及教学内容 1、课程地位及功能(结合学院办学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 2、课程目标设计(总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及素质目标) 3、课程的重点、难点分析及解决办法 4、教学内容设计思路(体现课程整合、专业需要的模块化或情景化设计) 5、教学内容的范围、分量、时间分配及进度安排(列表) 二、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1、说明选用的主教材(图片)及特色(科学性、思想性、实践性,反映课程最新成就及符合学生接受能力) 2、说明选用的教学参考资料(图片)及特色、作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和自主学习的开展提供有效的文献资料或信息资料) 3、说明选用的其它教学资源(截图)(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和自主学习的开展提供有效的文献资料或信息资料)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重点) 1、根据课程的特点介绍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 2、教学方法设计(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灵活组合运用多种恰当方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重点方法突出,重点阐述方法的运用,体现“教、学、做”一体,最好举例) 3、教学手段的运用(如何运用板书、板图和实物,模型等直观教具,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技术) 四、学情及学法指导 1、学情分析 2、学法指导(任务布置、学习小组、困难学生指导、第二课堂活动等)(运用因材施教的观念,分析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原因,怎样针对这些困难指导学生,鼓励学生掌握自学方法、进行研究性学习、协作学习、创造性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培养其终身学习的基本素质) 五、教学程序设计(以一次课为例) 1、一次课的“标题”及教学目标 2、教学组织程序设计及任务、时间分配(表) (1)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对照教学环节叙述),说明师生互动的安排和学情依据,教学媒体的使用、教具的使用。 (2)说明教师突破教学重点的主要环节设计、化解教学难点的具体步骤,体现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课后作业的布置和训练意图等。 六、考核方案设计 考核评价方案(表或图) (1)说明考核方案能在体现全面考核、综合评价要求的基础上,强化过程考核及多元评价,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能体现课程特色,有利于检查教和学两方面的效果。 (2)说明考核项目涵盖学生的能力、知识、态度等各方面,突出能力考核,各项考核项目分值合理,比例适当。 七、特色与创新 1、课程建设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2、课程建设取得的成果展示(精品课程、教材建设、教学研究、教师培养等) 3、学生在第二课堂取得的成果展示(活动图片,证书图片) 4、课程建设的下一步发展思路 |
|||||||||||||||||||||||||||||||||||||||||||||